目前分類:救經濟靠中國?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檢視前述馬政府上任一年來的中國政策,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建立在錯誤的政策基礎上,馬政府一再誇稱的好處、利益,證明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實際上,人民未受其利,反受其害。我們認為,當前馬政府冒進的中國政策已經對台灣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必須痛加檢討:


(一) 中國政策必須以台灣為主體,追求全球佈局,徹底揚棄以中國為台灣唯一救星、一切「依賴中國」的路線:略去兩蔣執政,兩岸被框限在冷戰格局下,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不談,從國民黨李登輝時期到民進黨八年執政,我們要不客氣地說,台灣的主政者從未如當前政府一樣懶惰與短視,在規劃國家未來發展
時,竟捨棄國家的主體性,只將未來的發展寄望在單一國家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台灣主政者,面對九0年代下,全球化、區域經濟加速整合的世界趨勢,思考的都是以台灣的永續發展為政策規劃前提,投資台灣,進行內部產經社結構的調整與轉型,走的都是改善國家體質、強化國家競爭力,「以台灣為主體」的發展路線。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已執行政策:跳票與弊失

1.開放中國觀光客:受制中國「善意」的政策馬英九總統大選前宣稱,開放中國觀光客,第一年每天會有3000人來台,第二年每天5000 人,第三年每天8000 人,第四年更高達每天1 萬人;其所宣稱的經濟收益更是驚人,第一年將創造600 億收益,到第四年更可達到2000 億元收益。此外,第一年可增加4 萬個工作機會,以後三年增加10 萬個,使台灣失業率下降超過1 個百分點。為兌現其競選支票,馬政府上任後立即與中國談判,倉促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若依照馬英九的邏輯,台灣將不會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失業率也不會上升至2 月份的5.75%,今年經濟也不可能是負成長,馬政府更不用舉債亂發消費券和推行各項振興景氣方案了。因為,照馬政府的承諾,只要開放中國觀光客,台灣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商機和工作機會。但事實顯非如此,去年開放初期,中國觀光客人數每天不到300人,連原先自訂的每日3000 人目標十分之一都不到。相較民進黨政府時期,即使在中國刻意抵制下,民進黨政府透過規劃,自2002 年1 月開放第二、三類中國觀光客來台時,累計至2008 年5月,已將近30萬人次,以執政後期兩年來看,平均每週也有1800 多人來台,每天已達2、300人。所以,問題的本質在,中國觀光客人數多寡,完全取決於所謂中國的「善意」,而不在馬政府的主觀期待。在開放初期,由於中國觀光客來台遠遠不如預期,連馬英九自己下鄉到台南時(2008.09.06)都向民眾抱怨,中國觀光客來台之所以達不到目標,是因為中國不願意放很多人來;但我們不禁要問,身為總統,難道事前對此完全沒有評估、沒有因應方案,竟然要到政策失敗後,才這樣裝可憐的向人民訴苦。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政府的中國政策,建立在對中國錯誤的想像與理解中,再加上傲慢的心態,以及封閉、小圈圈的決策體系,無視台灣社會的現實,馬英九的中國政策可以說是以錯誤的出發點來規劃,結果當然是一步錯,步步都錯:

(一)將中國當萬靈丹,讓台灣附庸化

馬政府的中國政策,最大的錯誤是將台灣的未來發展,寄望在中國,以為一切政策的藥方都可以在中國身上找到答案,例如: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英九就任滿一週年,從選前誇口的「馬上好」,到選後的「馬上倒」,民生凋弊,百業蕭條,各項經濟指標慘不忍睹,股市創新低,失業率創新高,人民財富嚴重縮水,痛苦指數高達百分之七點六六,創下二十七年來新高,是人民最痛苦的一年。

拿不出成績的馬政府,將一切希望都寄託給中國,更屢屢在接見外賓時,誇口自身在中國政策上的大成功;但與政府的自我感覺良好相較,馬政府上任以來推動的中國政策,在事實上卻經不起檢驗,從中國觀光客來台,到海空直航,從水果銷中,到中資來台投資股市,都與馬政府自我宣稱的效益有嚴重的落差,社會上更對馬政府一味傾中的中國政策充滿了不滿與焦慮。焦慮的人民與自我陶醉、感覺良好的政府成為當前台灣社會在中國政策上的兩種詭異圖像。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