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1949年撤退來台,兩蔣一直站在一個中國立場,把兩岸關係界定為內戰狀態的敵我關係,維持動員勘亂體制,李登輝上台後,進行兩岸關係的脫內戰化,廢除動員勘亂體制,推行"務實外交",雙重承認,在這樣的前提下以"一中各表"表述兩岸關係,迄2008 年雙重承認雖未能成真,但維持的張力則使台灣對外關係得到有如前述的提昇。現在馬政府放棄雙重承認,實質上等於雙方對中國反分裂法所定義,承認兩岸仍屬"內戰"狀態,也因此自然有簽訂"停戰協"、"和平協議"的必要。馬總統採取符合中國反分裂法立場的這一個做法,雖然投中國之所好,但也很危險地等於承認了中國對台使用武力的合法性。

更嚴重的是,台灣如果採取外交休兵,放棄雙重承認,外交空間開拓需先和中國談判取得同意而非透過國際途徑這樣的三項立場,將來國際社會自然喪失支持台灣的立場,中國駐美大使緊接在胡六點發表後,大動作地要求美國不可以再介入台海問題,就是站在這一個基礎上。將來台灣如何拿捏一手和中國言好協商,一手爭取國際支持向中國施壓的尺寸而不致於左右不是人,是一個高難度的課題。國際上如普遍認為自己落得清閒是上策時,台灣的籌碼將盡失。由於對過去和扁交往的不幸經驗,使美國政府在疲於處理金融風暴時,肯定現在台海的平靜,但美國國內仍不乏對馬質疑之聲,如今中國無論在經濟、印度洋、西太平洋,南中國海展現強烈的政經企圖心,已啟動了新一波地緣戰略的緊張關係,這趨勢甚至連中國的盟友俄羅斯都心生警惕,這種突出的區域緊張中的局部和諧將引發何等效應,而台灣應如何拿捏顯然全不在馬政府的評估之內。

採取北京途徑後,台灣問題既然已是"國內問題"自然就不會是國際爭端,馬十分得意這一點,他說"日前美中對話時,完全沒有提到台灣, No news is good news。"然而,這如表示北京不透過國際向台施壓固然好,但如表示國際不需替台灣向北京折衝真的也算好事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