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政府新政策焦慮的異音不斷在國內外專業圈子中浮現,如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務院工作的羅伯特·薩特爾教授表示「如果台灣選擇與中國大陸靠攏甚至是結盟的話,美國可以考慮放棄臺灣,轉而在戰略上加強與日本、甚至是和中國的合作」,這令人驚異的說法並不新鮮,只不過延續前國務卿萊斯等人"台灣還是不是美國朋友"的質疑而已。


連謹言慎行的前國會秘書長丁渝洲在政權交接前後一段時間都一再批評對涉及主權及國安事務馬政府完全"沒準備好"他諸如「中共是以戰略在思考台灣議題,台灣卻經常限於戰術格局,....讓人搞不清楚其目標為何?」等批評,措辭力求平穩但頻頻發言焦慮之情溢於言表,在焦慮之下,曾多參與軍購相關業務的黃一立將軍的說法最為驚人,他說馬上台後美國在馬英九強烈關切後仍遲遲不處理對台軍售是因「美國擔憂台灣和大陸走得太延後,售台武器可能流到大陸手中!」焦慮也在民間蔓延:


在馬總級上台的兩個月後,銘傳大學教授進行了一項台灣社會信任度的調查,發現台灣人民對大陸人民信任度最低,對大陸親威信任甚至不如自己的鄰居 ;在陌生人中對大陸人民信任也比外國人,新移民等所有類別低;在專業角色中大陸人民也只比立法委員受信任。為了緩和台灣人民對中國的印象,中國採取一些做法,如對"台灣意識""本土化"放棄過去和國民同步打壓的策略,反而加以肯定,但在中國持續打壓台灣主權,不斷逼使軟弱的馬政府屈從之下,中國的新做法收到的效果恐怕有限,這也連帶地使親中的馬政府在台灣社會中信用下降。

民間的焦慮,在陳雲林來台事件動員了60 萬示威民眾上街頭,於是我們看見國共的和解不只建立在東亞局勢的緊張上,也建立在台灣社會內部的緊張的巨幅提昇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